-
不定积分的基本概念
- 1.1 原函数的定义与存在性
- 1.2 不定积分的定义与符号表示
- 1.3 积分常数的意义:为什么需要“+C”?
-
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
- 2.1 线性性:积分的“分配律”与“数乘律”
- 2.2 积分与微分的互逆关系
- 2.3 常数函数的积分性质
-
基本积分公式表
- 3.1 幂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积分
- 3.2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积分
- 3.3 三角函数的积分
- 3.4 反三角函数的积分
-
核心积分方法
- 4.1 第一类换元法(凑微分法):逆向思维的艺术
- 4.2 第二类换元法(变量替换法):处理根式与复杂结构
- 4.3 分部积分法:乘积函数的积分利器
- 4.4 有理函数积分:部分分式分解的应用
- 4.5 三角函数积分:利用三角恒等变换简化
-
不定积分的应用场景
- 5.1 物理学:从变化率到总量(位移、速度、加速度)
- 5.2 经济学:边际量与总量的关系(成本、收益、利润)
- 5.3 几何学:由切线斜率求曲线方程
-
常见错误与注意事项
- 6.1 遗漏积分常数“C”
- 6.2 换元法中“dx”与“du”的转换错误
- 6.3 分部积分法中“u”与“dv”的选择不当
- 6.4 绝对值与对数积分的处理误区
-
总结与学习建议
-
参考文献
1. 不定积分的基本概念#
1.1 原函数的定义与存在性#
原函数是不定积分的核心概念。我们先从导数的逆问题入手:若已知函数 f(x),是否存在一个函数 F(x),使得其导数 F′(x)=f(x)?如果存在,F(x) 就称为 f(x) 的一个原函数。
例1:已知 f(x)=2x,求其原函数。
解:因为 (x2)′=2x,所以 F(x)=x2 是 f(x)=2x 的一个原函数。
但注意:(x2+1)′=2x,(x2−5)′=2x,因此 x2+C(其中 C 为任意常数)都是 f(x)=2x 的原函数。
原函数的存在性:并非所有函数都有原函数,但连续函数一定存在原函数(微积分基本定理的推论)。对于不连续函数(如存在跳跃间断点的函数),原函数可能不存在。
1.2 不定积分的定义与符号表示#
若 F(x) 是 f(x) 的一个原函数,则 f(x) 的所有原函数称为 f(x) 的不定积分,记作:
∫f(x)dx=F(x)+C
其中:
- ∫ 称为积分号(由莱布尼茨发明,源于拉丁语“summa”的首字母拉长,象征“求和”);
- f(x) 称为被积函数;
- f(x)dx 称为被积表达式;
- x 称为积分变量;
- C 称为积分常数(表示所有原函数的集合)。
几何意义:不定积分 ∫f(x)dx 表示一族曲线,称为 f(x) 的积分曲线族。这些曲线在横坐标相同的点处切线斜率相等(均为 f(x)),因此它们彼此平行(仅相差一个垂直方向的平移)。
1.3 积分常数的意义:为什么需要“+C”?#
从例1可见,一个函数的原函数有无穷多个,彼此相差一个常数。积分常数 C 的作用就是概括这无穷多个原函数。若忽略 C,则仅表示一个特定的原函数,而非“所有原函数”。
例2:若 f(x)=cosx,则 ∫cosxdx=sinx+C。
验证:(sinx+C)′=cosx,满足定义。若遗漏 C,则仅得到 sinx 这一个原函数,而非全部。
2. 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#
不定积分的性质是简化积分计算的基础,它们由导数的性质推导而来,可概括为以下四条:
2.1 线性性:积分的“分配律”与“数乘律”#
对任意常数 a,b 和函数 f(x),g(x),有:
∫[af(x)+bg(x)]dx=a∫f(x)dx+b∫g(x)dx
推导:由导数的线性性 [aF(x)+bG(x)]′=aF′(x)+bG′(x)=af(x)+bg(x),可知 aF(x)+bG(x) 是 af(x)+bg(x) 的原函数,故结论成立。
例3:计算 ∫(2x3−3sinx)dx。
解:利用线性性拆分:
∫(2x3−3sinx)dx=2∫x3dx−3∫sinxdx=2⋅4x4−3(−cosx)+C=2x4+3cosx+C
2.2 积分与微分的互逆关系#
不定积分是导数的逆运算,两者的关系可表示为:
- dxd(∫f(x)dx)=f(x) (先积分后微分,结果为被积函数);
- ∫F′(x)dx=F(x)+C (先微分后积分,结果为原函数加常数)。
例4:验证 dxd(∫e2xdx)=e2x。
解:设 ∫e2xdx=21e2x+C,则导数为 (21e2x+C)′=e2x,结论成立。
2.3 常数函数的积分性质#
常数函数 f(x)=k(k 为常数)的不定积分:
∫kdx=kx+C
特别地,当 k=0 时,∫0dx=C(即常数的导数为0,反之0的积分是常数)。
3. 基本积分公式表#
基本积分公式是计算不定积分的“字典”,它们由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逆向推导而来。以下是最核心的公式,务必牢记:
3.1 幂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积分#
- 幂函数积分(n=−1):
∫xndx=n+1xn+1+C
- 特例:n=0 时,∫1dx=x+C。
- 反比例函数积分(n=−1):
∫x1dx=ln∣x∣+C(x=0)
- 注意绝对值:当 x>0 时,(lnx)′=x1;当 x<0 时,(ln(−x))′=x1,故统一写为 ln∣x∣。
3.2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积分#
- 自然指数函数:
∫exdx=ex+C
- 一般指数函数(a>0,a=1):
∫axdx=lnaax+C
- 对数函数积分(需结合分部积分法,暂记结论):
∫lnxdx=xlnx−x+C
3.3 三角函数的积分#
- 正弦与余弦:
∫sinxdx=−cosx+C,∫cosxdx=sinx+C
- 正切与余切(推导:tanx=cosxsinx,凑微分):
∫tanxdx=−ln∣cosx∣+C,∫cotxdx=ln∣sinx∣+C
- 正割与余割的平方(导数公式的逆):
∫sec2xdx=tanx+C,∫csc2xdx=−cotx+C
- 正割、余割与正切、余切的乘积:
∫secxtanxdx=secx+C,∫cscxcotxdx=−cscx+C
3.4 反三角函数的积分#
- 反正弦与反余弦:
∫1−x21dx=arcsinx+C=−arccosx+C
- 反正切与反余切:
∫1+x21dx=arctanx+C=−\arccotx+C
- 一般形式(如 ∫a2−x21dx=arcsinax+C,需结合换元法推导)。
公式验证技巧:对积分结果求导,若等于被积函数,则公式正确。例如验证 ∫tanxdx=−ln∣cosx∣+C:
(−ln∣cosx∣+C)′=−cosx−sinx=cosxsinx=tanx
4. 核心积分方法#
掌握基本公式后,复杂函数的积分需借助特定方法。以下是四大核心方法:
4.1 第一类换元法(凑微分法):逆向思维的艺术#
原理:若 ∫f(u)du=F(u)+C,且 u=φ(x) 可导,则:
∫f(φ(x))φ′(x)dx=∫f(u)du=F(u)+C=F(φ(x))+C
核心是将被积表达式 f(φ(x))φ′(x)dx 凑成 f(u)du 的形式(即“凑微分”)。
步骤:
- 观察被积函数,选择 u=φ(x),使得 φ′(x)dx=du;
- 将积分化为 ∫f(u)du,利用基本公式求解;
- 回代 u=φ(x),得到结果。
常见凑微分公式:
- dx=a1d(ax+b)(如 dx=21d(2x+3));
- xdx=21d(x2),xndx=n+11d(xn+1);
- exdx=d(ex),sinxdx=−d(cosx),cosxdx=d(sinx)。
例5:计算 ∫(2x+1)5dx。
解:令 u=2x+1,则 du=2dx⇒dx=21du,代入得:
∫u5⋅21du=21⋅6u6+C=12(2x+1)6+C
例6:计算 ∫xex2dx。
解:令 u=x2,则 du=2xdx⇒xdx=21du,故:
∫eu⋅21du=21eu+C=21ex2+C
4.2 第二类换元法(变量替换法):处理根式与复杂结构#
当被积函数含根式(如 a2−x2,a2+x2,x2−a2)时,直接凑微分困难,需用第二类换元法:令 x=ψ(t)(通常为三角函数或双曲函数),将 dx=ψ′(t)dt 代入,消去根式后积分。
常用替换类型:
- a2−x2:令 x=asint(t∈(−2π,2π)),则 a2−x2=acost;
- a2+x2:令 x=atant(t∈(−2π,2π)),则 a2+x2=asect;
- x2−a2:令 x=asect(t∈(0,2π)),则 x2−a2=atant。
例7:计算 ∫a2−x2dx(a>0)。
解:令 x=asint,则 dx=acostdt,a2−x2=acost,代入得:
∫acost⋅acostdt=a2∫cos2tdt=a2∫21+cos2tdt=2a2(t+2sin2t)+C
回代 t=arcsinax,sin2t=2sintcost=2⋅ax⋅aa2−x2,最终得:
∫a2−x2dx=2xa2−x2+2a2arcsinax+C
4.3 分部积分法:乘积函数的积分利器#
原理:由导数乘积法则 (uv)′=u′v+uv′ 移项得 uv′=(uv)′−u′v,两边积分:
∫uv′dx=uv−∫u′vdx或∫udv=uv−∫vdu
核心是将复杂的 ∫udv 转化为简单的 ∫vdu。
“u, dv”选择原则(LIATE 法则):
- L(对数函数)、I(反三角函数)优先选作 u;
- A(代数函数)次之;
- T(三角函数)、E(指数函数)优先选作 dv(因其导数或积分形式简单)。
例8:计算 ∫xcosxdx。
解:令 u=x(代数函数),dv=cosxdx(三角函数,v=sinx),则:
∫xcosxdx=uv−∫vdu=xsinx−∫sinxdx=xsinx+cosx+C
例9:计算 ∫exsinxdx(循环型)。
解:令 u=sinx,dv=exdx(v=ex):
∫exsinxdx=exsinx−∫excosxdx
对 ∫excosxdx 再次分部积分(u=cosx,dv=exdx):
∫excosxdx=excosx+∫exsinxdx
代入原式,移项得:
∫exsinxdx=exsinx−excosx−∫exsinxdx⇒2∫exsinxdx=ex(sinx−cosx)+C
故:
∫exsinxdx=2ex(sinx−cosx)+C
4.4 有理函数积分:部分分式分解的应用#
有理函数是指形如 Q(x)P(x) 的函数(P(x),Q(x) 为多项式,且 degP<degQ,否则需先做多项式除法)。积分步骤:
- 将 Q(x) 因式分解为一次因式与二次不可约因式的乘积;
- 将 Q(x)P(x) 分解为部分分式之和(如 x−aA+x2+bx+cBx+C);
- 逐项积分。
例10:计算 ∫x2−11dx。
解:x2−1=(x−1)(x+1),设 (x−1)(x+1)1=x−1A+x+1B,通分后比较系数得 A=21,B=−21,故:
∫x2−11dx=21∫(x−11−x+11)dx=21(ln∣x−1∣−ln∣x+1∣)+C=21lnx+1x−1+C
4.5 三角函数积分:利用三角恒等变换简化#
常见类型及策略:
- ∫sinmxcosnxdx:
- 若 m 为奇数:保留一个 sinx,用 sin2x=1−cos2x 转换,令 u=cosx;
- 若 n 为奇数:类似,令 u=sinx;
- 若 m,n 均为偶数:用倍角公式 sin2x=21−cos2x,cos2x=21+cos2x 降幂。
例11:计算 ∫sin3xcos2xdx(m=3 为奇数)。
解:sin3x=sin2x⋅sinx=(1−cos2x)sinx,令 u=cosx,du=−sinxdx:
∫(1−u2)u2(−du)=∫(u2−1)u2du=∫(u4−u2)du=5u5−3u3+C=5cos5x−3cos3x+C
5. 不定积分的应用场景#
5.1 物理学:从变化率到总量#
位移、速度与加速度:若已知加速度 a(t)(速度的变化率),则速度 v(t)=∫a(t)dt+C1,位移 s(t)=∫v(t)dt+C2,其中 C1,C2 由初始条件(如 v(0),s(0))确定。
例12: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,加速度 a(t)=−g(g=9.8m/s2,向下为负方向),求 t=2s 时的位移。
解:v(t)=∫−gdt=−gt+C1,由 v(0)=0 得 C1=0,故 v(t)=−gt;
s(t)=∫−gtdt=−21gt2+C2,由 s(0)=0 得 C2=0,故 s(t)=−21gt2;
t=2s 时,s(2)=−21×9.8×4=−19.6m(负号表示方向向下)。
5.2 经济学:边际量与总量的关系#
边际成本与总成本:设边际成本函数为 MC(x)(总成本 C(x) 的导数),则 C(x)=∫MC(x)dx+C,其中 C 为固定成本(x=0 时的成本)。
例13:某产品边际成本 MC(x)=2x+3(元/件),固定成本为 50 元,求总成本函数 C(x) 及生产 10 件的总成本。
解:C(x)=∫(2x+3)dx+50=x2+3x+50;
生产 10 件的总成本:C(10)=102+3×10+50=180 元。
5.3 几何学:由切线斜率求曲线方程#
若曲线在任一点 (x,y) 处的切线斜率为 f(x),则曲线方程为 y=∫f(x)dx+C,C 由曲线过定点确定。
例14:求过点 (1,2),且切线斜率为 2x 的曲线方程。
解:y=∫2xdx+C=x2+C,代入 (1,2) 得 2=1+C⇒C=1,故曲线方程为 y=x2+1。
6. 常见错误与注意事项#
6.1 遗漏积分常数“C”#
错误:计算 ∫2xdx 时,仅写 x2,忽略 +C。
后果:仅表示一个原函数,而非所有原函数。
正确:∫2xdx=x2+C。
6.2 换元法中“dx”与“du”的转换错误#
错误:计算 ∫(2x+1)3dx 时,令 u=2x+1,直接写 ∫u3du=4u4+C,忘记 dx=21du。
正确:∫u3⋅21du=8u4+C=8(2x+1)4+C。
6.3 分部积分法中“u”与“dv”的选择不当#
错误:计算 ∫xexdx 时,令 u=ex,dv=xdx,导致 ∫vdu=∫2x2exdx 更复杂。
正确:令 u=x,dv=exdx,则 ∫xexdx=xex−ex+C。
6.4 绝对值与对数积分的处理误区#
错误:计算 ∫x1dx 时,忽略绝对值,写成 lnx+C(仅适用于 x>0)。
正确:∫x1dx=ln∣x∣+C(覆盖 x>0 与 x<0)。
7. 总结与学习建议#
不定积分是微积分的核心工具,其本质是“已知导数求原函数”。学习时需注意:
- 夯实基础:牢记基本积分公式,理解积分与微分的互逆关系;
- 掌握方法:熟练运用换元法、分部积分法等,通过大量练习总结规律(如“看到根式想换元,遇到乘积用分部”);
- 重视应用:结合物理、经济等场景理解积分的实际意义,避免“为积分而积分”;
- 警惕细节:注意积分常数、换元时的变量替换、绝对值等易错点。
积分能力的提升没有捷径,唯有“多练多总结”。从简单函数到复杂函数,逐步积累经验,最终实现“见题知法”。
参考文献#
- 同济大学数学系. (2020). 高等数学(第七版)(上册). 高等教育出版社.
- Stewart, J. (2016). Calculus (8th ed.). Cengage Learning.
- 3Blue1Brown. (2017). 微积分的本质 [视频课程]. Bilibili.
- Khan Academy. "Indefinite Integrals" [在线课程]. https://www.khanacademy.org/math/ap-calculus-ab/ab-integration-new
希望本文能帮助你系统掌握不定积分的知识!如有疑问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